1、园林植物种植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满足艺术构图的四项基本原则 :即对比与和谐原则,韵律和节奏原则,比例与尺度原则,均衡与稳重原则;满足园林绿化的性质和功能要求;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征;满足园林植物的生态要求;种植密度和搭配合理化;满足经济原则。
2、艺术构图原则:- 对比与和谐:通过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和比例的变化,展现多样性,同时保持统一感,以生动活泼和和谐统一为设计目标。- 均衡与稳重:平面上的均衡表示各部分关系的适当分配;立面上的稳重则涉及轻重关系的适宜安排。
3、考虑植物生态需求 植物配置时必须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使其与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相匹配。同时,应创造适宜的生态条件,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在园林造景中,应灵活运用我国传统植物配置形式和地方特色,如苏州园林的精致和北京园林的雄伟,以展现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
1、注重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如雪松、水杉、龙柏、香樟、广玉兰、银杏、龙爪槐、垂枝碧桃等,构成变化强烈的林冠线;不同高度的植物,构成变化适中的林冠线;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置不同的植物,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
2、独赏树种,树形优美适于独植的树种。行道树种(包括针叶类、阔叶常绿类、落叶类)。庭荫树种(包括针叶类、阔叶常绿类、落叶类)。防护树种(以各种防护作用而分类列出)。花木树种(又分为乔木、灌木、丛木、藤木)。观果树种。
3、园林植物分为木本园林植物和草本园林植物两大类。此外还包括蕨类、水生、仙人掌多浆类、食虫类等植物种类。 园林植物 以植物特性及园林应用为主,结合生态进行综合分类,主要有以下类别: ①园林树木 适于在园林绿地及风景区中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乔木和灌木、藤本。
4、叶丛类型可以影响一个园林设计的季节交替关系,以及可观赏性和协调性。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组合与其它观赏性相协调,可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态作用。在处理设计所需要的色彩时,应以中间绿色为主、其它色调为辅。
5、挖掘植物特色,丰富植物种类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植物配置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轻易放弃了许多优良的物种,否定某些不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植物,否定慢生树种,抛弃小规格苗木都是不尽合理的配置方法。
植物,是自然风景的主体物质之一,也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有名园而无佳卉,犹金屋之鲜丽人”,有了丰富多彩的植物,城市规划艺术和建筑艺术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有了植物构成的空间和季相,无论是空间变化、时间变化还是色彩变化,反映在景观变化上都极为丰富和无与伦比。
王晓川,棕榈园林/棕榈设计集团的总规划师、棕榈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兼首席设计师。拥有北京大学博士学历,曾赴德国进行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学习。在ATKINS及AECOM担任过规划设计总监、高级助理董事,并在多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持有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职称,同时是北京市评标专家。
现代建筑设计特别注重人的使用要求,认为绿化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应具有使用性。在图书馆绿化设计时要考虑为读者提供休息场所,让读者得以在长时间阅览、学习中到庭园、绿地等绿化带里休息和观赏植物,以缓解疲劳,得到放松,消除阅读学习中的枯燥和单调感。
本研究报告不可能对住区的各个方面作面面俱到的论说,只就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环境创优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述。 高品位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 高水平规划设计,是提高小区品位和受消费者欢迎的前提。
现代城市发展规划的首要问题就是要保证有一个足够的绿色植物群落的存在,因为自然植被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不是人为控制所能取代的。
1、山水地形、植物、建筑、广场与道路和园林小品是景观设计的五大要素,景观设计指的是风景与园林的规划设计,主要服务于城市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
2、元素2:植物 植物是园林中有生命的构成要素。植物要素包括乔木、灌木、攀援植物、花卉、草坪等。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形态、色彩、气味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园林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山石等的有机搭配,可以形成优美的环境。
3、园林景观设计要素之水景。水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园林水体具有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可以溶解有害气体。在设计水景的时候,要注意观赏性和功能性。前者最典型的就是池塘,后者最典型的就是地面灌溉系统。这两个的设计都不容小觑,一个关系着园林的风格,一个关系着园林的地下系统。
4、空间尺度要素 物质构成要素 可变的动态要素 功能要素 精神的需求要素 生态要素 请好评 ~在右上角点击【评价】,然后就可以选择【满意,问题已经完美解决】了。
5、城市景观五大要素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城市面貌是一个整体,绿化、美化城市时要有机结合五大要素,充分利 用自然地形地貌、文物古迹,并从道路的走向上多考虑对景、借景和风景视线的要求,重视绿化的装饰作用。(一)道路 良好的道路景观要有可识别性,必须有连续性和方向性。
6、凯文·林奇1960年出版了《城市意象》,并立刻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书和规划师、设计师的工作手册。
庭院入口节点绿化:在设计时,应考虑色块与硬质铺装的结合,以及步道两侧的地面覆盖植物,如矮牵牛和美女樱,搭配红花继木和金边胡秃子等,以及法国冬青绿篱和夏鹃围边,门柱边可配植红叶石楠柱,以形成统一的风格。
一般来讲,庭院里的植物种类不要太多,应以一二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再选种一二种植物作为搭配。植物的选择要与整体庭院风格相配,植物的层次要清楚、形式简洁而美观。常绿植物比较适合北方地区。
新手布置庭院时,植物品种不宜太多,以一二种植物为主景植物,再选种一二种作为搭配。植物的选择要与整体庭院风格相配,植物的层次清晰、形式简洁。常绿植物比较适合北方地区。在处理这种组合时,绿色深浅程度的细微差别可作为安排植物位置的一个标准。
首先,别墅庭院景观设计需要彰显业主的一个品位、兴趣、爱好,是业主生活品质的体现,因此在植被的选择,装饰物种的选择,高低的搭配上都需要注意。在植被选择的时候,可以添加上业主喜欢的比较个性化的植被,这样不仅能够与别墅的独特性相辉映,同时也满足别墅客户追求个性化的心理。
选择合适的植物和花卉 在设计花园时,首先要确定你想要的风格。法式、英式、日式或其他风格?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植物搭配。例如,法式花园适合种植玫瑰和薰衣草,而日式花园则适合竹子和樱花。同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确保它们能在你的庭院中茁壮成长。
如果是中式古典庭院的话,松柏、竹、梅都是很好的选择。松柏通常植于山石旁,有“言志、比德”之意。竹子放在院角、屋后等地方都可以,有高风亮节、虚心好学的意思。
植物色彩美的常用形式 协调色一般以红、黄、蓝或橙、绿、紫二次色配合均可获得良好的协调效果。这在园,林中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园林植物色彩表现的形式一般以对比色、邻补色、协调色体现较多。对比色相配的景物能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给人强烈醒目的美感,而邻补色就较为缓和给人以淡雅和谐的感觉。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绿化需要结合观叶与观花植物从而对观赏期作一定的延长,例如红叶李有着紫红的叶色且在秋季会变红,与观花植物进行组合搭配可以相得益彰且可以作为主景置于显要的位置上供人观赏。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一些空间较小的环境边缘,可根据情况采用冷色或倾向冷色的植物,如胡椒木、黄杨、冬青等植物,可增加空间的深远度和视觉感。 在炎热的夏季和温度较高的南方,为了营造出宁静休闲、宜人停留的气氛,植物色彩宜选择冷色调,给人凉爽的感觉。植物宜多选用蓝色系的花木,如勿忘我、香雪球、桔梗等。
根据植物叶片色素的种类分类。根据植物叶片色素的种类划分彩色植物,可以具体划分为红紫色植物(紫叶李)、橙色植物(元宝枫)、金色植物(金叶国槐)、蓝色植物(蓝云杉)以及多色植物5个类型,其中红色类型又可细分为紫色、紫红色、棕红色等具体类型。
植物颜色 在植物的四大要素特征中,颜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标识之一。 2)植物大小 植物大小即植物三维所占据的大小,是植物要素特征中最直接最现实的空间特征。它直接关系着园林景观空间的占据与划分,也关系到园林景观建造的时效与经济性问题。